7月29日,记者从省高院获悉: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省高院日前从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的执行转破产案件中选取5起“执破融合”典型案例予以发布。
这批案例涵盖环保、现代农业、医药、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现了陕西法院充分发挥执行程序的强制功能和破产程序的拯救、出清功能,通过“执破融合”帮助困境企业破解债务僵局、盘活生产要素、保障职工就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成效。
其中,某现代农业公司执行转破产重整一案,受理法院准确识别流动性危机企业重整价值,充分利用“执破融合+预重整”制度,为乡村振兴龙头企业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人才团队和完整主营业务,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经营、实现盈利,充分彰显司法在助力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担当作为;某农业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一案,受理法院创新采用“预和解”机制,提前锁定和解资金来源并高效完成协议草案编制,运用法治手段化解民营企业债务危机,推动企业生产线在和解裁定作出后及时全面复产,保住200余个就业岗位。
“执行转破产工作,是化解涉企债务纠纷、破解‘执行难’的有效措施,也是依法出清‘僵尸企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路径。”省高院执行工作负责人介绍,陕西法院全面推进“执破融合”改革,打破执行与破产程序壁垒,推动两项工作从机制上实现“双向互促、一体推进”。2024年,全省法院共移送“执转破”案件468件,关联执行实施案件6850件;通过重整、和解程序推进“执破融合”案件468件,让25家困境企业获得司法挽救,引入资金7.36亿元,盘活企业资产31.84亿元。(群众新闻记者 陶玉琼)
更多资讯,下载群众新闻
